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甲方。但糟糕的审美究竟是怎么来的?
每日所见所闻,即为审美。如果有什么是我们每天见到的,那应该是手机了。而手机屏幕上的众多 icon 则是信息源的入口。
今天要说的就是那些无意中培养我们审美的 icon。
用户常常以为,我们常常接触到的应用程序质量都挺高的。其实不然,主流应用的icon大都做成这个样子:
用户是不是下载了假应用?态度粗暴之极让人怀疑这是程序员做的。
Less is more。但就放一个字,修改形体,加色块填充,很难把此类 icon 与“匠心之作“联系一起。
设计是门讲究活。有设计师觉得 icon 要更加醒目而易于理解,于是我们手机上便出现了干脆把应用全称直接写在 icon 上的设计。
隔壁程序员看了,问是不是新来的实习生做的。不行。要不再加点?在其之上,设计师努力添加更多的元素,吉祥物、十二生肖、公司标志等等。
这些就是用户每天看到的 icon。这些就是用户无意中感染培养起来的“糟糕审美”。
解释从来不缺说辞。在前篇一律复杂的 icon 中,“越简单越好”,“只要用户能认出来就好”,“不管好不好反正用户都要用”,“多看两眼就习惯了”。
简单好记、识别度高是产品传播上的考虑,而设计师该有自己的表达态度以及关于“美的追求”。越是用户量巨大的产品,越应该从细节推敲每个像素点的优劣。
那么,没有产品经理的干涉,设计社区里“纯粹的设计”会是什么样呢?
评论列表